一志愿军发明“打空爆”战术,9人干掉约400人,美军误认为是高科技
发布日期:2024-12-22 01:32 点击次数:167
前言
在朝鲜战场上,面对敌军强大的军事武器装备,我军只能用战术和敌军进行周旋。
然而在朝鲜战场上有一名志愿军,带领8名士兵,采用“打空爆”的方式,干掉美军400人,令敌人闻风丧胆,美军一度认为我军在用高科技。
“打空爆”这一技术被我军战士运用的出神入化,难道我军早在抗美援朝时期就已经掌握了“空爆弹”的技术?
他是如何打出这一大规模的杀伤力的?
一、参军入伍 抗美援朝
这名会打“空爆”的志愿军就是蔡兴海,出生于1931年陕西咸阳的一个贫困家庭,生在关中地区,有着与生俱来的关中人的彪悍的性格,往往在战斗过程中能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气势。
展开剩余87%
后来蔡兴海在参军后,在战场上也表现出非常强悍的性格,将这一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就报名参军入伍,经过一段时间的新兵训练,蔡兴海被分配到野战军队伍,投入到解放战争中。
他随军一路南下,解放了我国的大西南地区,当时有些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在溃败后,躲到深山中。
他们和深山中盘踞已久的匪寇勾结在一起,为了清剿这些匪寇,还西南人民地区一个安宁,蔡兴海和其他驻扎在西南地区的解放军部队投入到剿匪的战争中。
在这个一个月的川黔地区的剿匪过程中,蔡兴海吸取到很多的战争知识,并且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
1952年,蔡兴海报名志愿军的队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志愿军第三兵团4班副班长。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以美为首的联合国军对于我国派出志愿军支援朝鲜嗤之以鼻,认为我军的战力可能还不如朝鲜军,所以对我军报以“轻视”的态度。
但在我国的志愿军进入朝鲜和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经过七个月的较量,此时的联合国军才意识到,我军和其他对手不同。
尽管我军的装备非常的简陋,但我军却拥有着顽强的意志力,犹如“长征”一般屹立不倒的军队,横亘在北纬38度线上。
这也让配有重型装备武器的联合国军每向前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
同样,我军也意识到强大的武器装备所带来的压力,我军为了适应朝鲜战场上的战争环境,以及美军精良装备的打法和战法,不得已转变策略。
我军通过战术对联合国军进行围剿,让联合国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随着我军在朝鲜战场上获得了大大小小的胜利,逐渐掌握了陆地作战的主动权。
联合国军面对我军的猛烈攻势,则迫切的需要破局之势,挽回当前被动的局面,于是美军就发起了“摊牌”行动。
主要是采取小规模的行动,想要让我军陷入被动的防守地位,更便于掌控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此之前,由于联合国军行动上的节节失利,导致很多时候处于被动防守的局面。
二、上甘岭战役
于是联合国军就调来6万重兵对我军阵地发起攻击,同时还有上百辆大炮和坦克,甚至还发动飞机进行了3000多次的轰炸,对我军驻守在上甘岭的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
范弗里特作为联合国军的司令,认为我国志愿军所在的上甘岭的两处高地,其中的537.7高地遏制住了联合国军前进的脚步。
并且对联合国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所以他认为应该将注意力放在537.7高地上,对我军发射猛烈的炮火,在他看来,没有任何军队能够抵挡的住上百万吨弹药的攻击。
于是在10月14日凌晨,对我军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以及密集的火力达到每秒落下6发炮弹,整个上甘岭瞬间化为一片焦土。
此时的蔡兴海正在上甘岭的坑道中待命,尽管有坑道的保护,但毕竟不是铜墙铁壁,无坚不摧,他整个人还是受到了联合国军所发射的炮火的攻击,被美军的炮弹震得摇摇晃晃。
在联合国军经过一小时的炮火攻击,联合国军的火力已经开始向更深的目标延伸,同时美军方面也发起了冲锋。
冒着敌人的炮火,一个班的战士不得不应对美军的侵袭,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死守阵地,没有一个人向后撤退。
等到联合国军发起第四次冲锋的时候,我军一个班的战士只剩下一个人。
在和联合国军进行了短暂的接触后,我军就伤亡如此惨重,对于我军的局势非常不利,联合国军仍然在使用密集的炮火对我军进行压制。
面对这种危急的形势,我军的阵地开始失守,想要夺回失去的阵地也变得极其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使美军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通过一上午的激战,美军两个营的兵力已经被打到70%,然而美军方面就比较忌讳部队成建制的消耗,于是就换上新的部队继续同我军交战。
此时我军也非常的疲惫,根本没太多的喘息时间,就要和美军的新部队交战,然而这场战争一直从凌晨打到黄昏,也没能让美军攻下。
在美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就连上甘岭的两处高地的山顶都已经被削平了几分。我军这边也同样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弹药不足。
三、9人“打空爆” 歼敌4000
上甘岭战役一直持续数天,但此时的蔡兴海和他的战友也在美军的疯狂攻势下付出惨痛的代价,连长、排长、指战员等人,都一一牺牲在此次惨烈的战斗中。
蔡兴海深知,如果我军不能想出办法提高我军的作战效率,那么将会面对更大的牺牲,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而且这个阵地也迟早会被敌军攻下。
由于我军此前发起进攻都是通过冲锋枪和扔手榴弹对美军造成一定的伤亡,但这些联合国军同样是训练有素,当前面的士兵被我军的手榴弹扔中击倒,后边的士兵就会找掩体进行躲避。
然而为了消灭后面攻上来的美军,蔡兴海只能和战友扔手榴弹应对,但很容易被美军捡到再度扔回我军这边。
所以蔡兴海想到,能否在扔手榴弹的时候,在手中多停留一段时间,等到濒临爆炸再扔出去,虽然这并不符合我军扔手榴弹的标准动作,但是在情况危急之下,可以一试。
因为手榴弹扔迟了就会给我军造成伤亡,但是如果扔早了就不会立即爆发,反而给美军扔回来的时机,所以蔡兴海还是决定冒险试一次。
根据他多次尝试,所得出的经验,就是在拉开手榴弹拉栓五六秒的时间投掷出去,这个时间点,能够让手榴弹在扔出20米的空中爆炸,不仅增大了杀伤力,也防止美军再丢回来。
蔡兴海将这一“打空爆”的方法教给了同一阵地的战友。等到第二天,蔡兴海带领仅剩的8名战士使用“打空爆”的战术,果然杀伤力大大提升。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蔡兴海和战友共计歼灭敌军400名,将阵地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可以说蔡兴海的这一战术在上甘岭战役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为我军赢得上甘岭战役打下坚实基础。
美军的指挥官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回忆道:“这场战斗让我们一度认为中国军队采用了高科技。”
足以见得当初坚守阵地的十名志愿军战士所打出的极大杀伤力,也是对蔡兴海的这一战术连连称奇。
结语
蔡兴海在上甘岭战争中立下不小的功劳,这次战役能够取胜可以说蔡兴海的战术占有着重要的一环,也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
发布于:天津市